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媒体关注 >> 新闻详情

【昭通日报】大村的变迁之路

2018-04-18 16:47编辑:谭昌国

 ◆通讯员 胡华伦 刘忠超

“以前的大村交通不便,产业单一,住房条件差,经济落后。如今,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近年来,巧家县药山镇大村村注重产业扶贫,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在中药材种植、种草养牛、劳务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村村得到了美丽的变迁。

大村村海拔2500米左右,产业结构单一,极大制约着村民增收致富。据村民们介绍,以前的大村交通不便,产业主要是荞麦洋芋等,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村庄仅通入户自来水,无公共照明、垃圾、污水处理、公厕、广场等基础设施。

2016年,药山镇紧紧围绕改善大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建设大村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文化广场2个,农贸市场1个,完成2.47公里道路硬化,现全村27个村民小组全部通路。同时,药山镇还在大村建设一个商贸小镇,做活镇域经济,为大村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大村村地处药山脚下,药山镇依托药山名片,在大村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在中药材发展种植中,该镇组建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组,对相关事宜及时研究,及时落实。依托优良的中药材种植条件,谋好布局、做好规划、引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原则,力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贫困户增加收入。2017年,该镇在大村已示范种植黄草乌47亩、芍药50亩,黄精100亩,金铁锁100亩。2018年,药山镇计划在2017年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再种植黄草乌150亩,当归100亩,力促通过产业支撑,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时,大村村草地面积广阔,草料资源丰富。药山镇依托这一资源优势,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鼓励农户发展种草养畜。2014年,该镇投资100万元在大村启动种草养牛示范园项目建设,涉及10个村民小组115户48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3户294人,实施人工种草700亩,建设畜圈3000余平方米。2015年投资50万元,发展种草养牛80户31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1户193人。示范建设带动全村新增养牛农户200余户,每户养牛2头以上。2016年,投资100万元发展种草养牛150户并已完成验收。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建立专业合作社1个。据了解,2017年,全村牛存栏415头,出栏170头,实现养牛收入102万元。

为确保贫困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药山镇还争取相关部门及扶贫工作队支持,积极深入村组调查研究群众就业意愿,组织大村村群众参与在半箐、麦坪、发泥、座脚、木瓦等村(社区)开展的农民工维修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员、创业培训等劳动技能培训,鼓励大村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据悉,2017年,该镇已组织大村村200余人参加技能培训,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150人。并组织参加现场招聘会,应聘人数40多人,意向签约20多人。对外出务工的群众,该镇还抓好跟踪服务,做到“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让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确保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文章来自《昭通日报》2018年04月17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