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要闻 >> 新闻详情

巧家:产业兴 乡村美 农民富

2021-06-11 15:38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巧家融媒记者 胡华伦  康德斌

时下,走进巧家县马树镇,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在小河塘村,站在S206道路边,放眼望去,一栋栋绝美的红房子在青翠的山林田野中若隐若现,美丽、富饶,让人心旷神怡。

“现在这农村不比城市差,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正在路边的蓝莓基地里采摘蓝莓,有说有笑。近年来,小河塘村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展蓝莓种植1500余亩,年产值近3000余万元,蓝莓产业已成为小河塘村实施精准扶贫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精品产业。

(马树蓝莓 冯运 摄)

小河塘村不仅发展蓝莓产业,还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了12个年存栏生猪可达3万头、出栏6万头的生猪高效规模养殖场,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合作模式,促进生猪产业壮大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再来到马树社区,一望无际的草莓大棚,更是展现出无限生机。

(巧家县马树镇林下食用菌种植成为助农致富“新引擎”  徐有定 摄)

近年来,巧家围绕产业兴县战略,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马树社区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巧家县勤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入股建设经营协议,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共享利益的产业链条。到2020年,发展草莓10000亩,实现产量2.79万吨、产值3.45亿元。草莓种植、管理、采收长期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产生务工收入4800余万元;流转土地4000余亩,实现收入287万元。仅草莓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20.76万元、卡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176.9元。

“黄土地里种出了‘金豆豆’。”小米地村新房村民小组村民刘邦先激动地说。6月2日,记者走进马树镇小米地村,正值巧家县“洋芋帝国”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田间技术培训会在该村举行。

今年,马树镇采取“龙头企业+党组织领办的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打造核心示范区1万亩、“党组织领办的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种植综合试验区1万亩、“党组织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示范带动区3.3万亩等三种模式,集中连片打造30公里洋芋帝国走廊——“两个万亩”连片高标准示范基地,预计年用工达12万人次,务工收入近1000万元,群众产生土地流转收益410万元,总产值达1.74亿元。

(巧家马树草莓大上市 徐有定 摄)

这只是巧家县马树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同时也是巧家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十三五”期间,巧家县始终把“兴产业、补短板”作为破解“三农”问题重要抓手和精准扶贫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三个全覆盖”要求,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党支部+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着力培育马铃薯、生猪、肉牛、果蔬、林产、特色经作“六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产业是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巧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文超介绍,在产业发展中,巧家强化领导,压实产业扶贫责任;完善机制,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精选产业,推进“菜单式”扶贫;创新模式,推进“领头雁”作用;注重服务,强化技能培训指导。

(马树镇小河塘生猪养殖小区首批生猪出栏 姜连聪 摄)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巧家累计投入资金13.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12个,集中打造“10个万,10个千”产业基地,项目全部挂联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33395户卡户和17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挂联全覆盖。2020年底,实现每个村集体年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获得的年人均纯收入达3055元,在基地务工卡户每户年务工收入达1万元以上。2015—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从35.95亿元增加到55.16亿元,增53.43%,年均增长8.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188元增加到11195元,增55.75%,年均增长9.3%。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则农民富。如今,在堂琅大地上,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美丽、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