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新闻详情

春到旧营醉花阴

2023-03-10 15:13编辑:张顺富 陆元华

到旧营看花,已成每个春天的铁律。

这些年来,每当日影北移,惠风和畅,火红的木棉花挂满小城各处的枝头,就不由自主地想,旧营的花开了没?

旧营,纯粹乡土的旧营,差不多是我午夜梦回的故乡。从巧家县城出发,往东北方向直行,再顺着九曲回肠的公路攀爬,过了巧家营,再爬一段,转过几个弯,到了。蓝天下,青山环抱的旧营就到了。

这是繁华市井之外的乡野,扰攘红尘之外的净土。林木蓊郁的山腰,一片片坡地依山随势铺着,黄绿错杂的地块有节律地涌动,点点、簇簇的农舍犹如音符,奏响人间的清音。那红的桃树,白的李树、梨树,最是让人意乱神迷。春天,在旧营绘成诗意的图画,酿成醉人的美酒。

漫步在旧营的土地上,任你调动感官,去赏花的色,闻花的香,听鸟的唱、鸡的鸣、牛的哞。但你最急切的恐怕是在旧营摄取最美最美的一枝、一瓣珍藏,让春的色春的味浸润心田,沉入心底,历久弥新。

旧营的花美,美就美在它的野性,美在最是人间的不经意处。那些散漫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的桃李梨,或聚或散,或倚或正,或大或小,自成风景,随意招展,恣意挥洒生命的华彩。树上满是繁花,引得蜂飞蝶舞、鸟鸣啁啾,花树下也许是几堆陈年的草垛,觅食的鸡,悠然咀嚼干草的老牛,或是一两个脸蛋彤红、嬉戏玩耍的孩童。一围青瓦红墙的土屋很老了,龟裂的墙面述说着岁月的沧桑,一树明艳的桃李却让它活过来,活在青青的岁月里。一丛翠竹,背后斜伸出那么几枝绽放的桃李,平添不少画意。一片干涸的红土地点缀着绿绿的蚕豆、豌豆、油菜、麦苗,而一两枝迎风招展的桃花、李花却昭示着春的高潮。旧营的花属于乡土,属于自然嵌入人间的部分,少了人工的造作,多了自然的真诚。

也许,这些就是每年去旧营赏花的理由,是,也不全是。花事固然重要,人事也不能缺。

这些年,跟亲人去,跟朋友去,大人去,带着孩子去,每年都留点照片存于电脑,在天光黯淡的午后,或是百无聊赖之际,一一翻阅,以拭去心空的阴霾。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经年累月的往事在流逝的岁月面前渐行渐远,那些真诚的人际关系、情感和花香一道积淀于心灵深处。

今年到旧营赏花,去了两次。第一次去,是听光华说旧营的花肯定开了,周末不假思索就带着孩子和他家驱车前往,到了一看,到处是待放的花苞,米粒大小的花苞缀满枝头。有些失望,就把希望放在十天半月后的某天。回城后,接到旧营社区严正德书记和养殖大户黎明祥的邀请,真是心花怒放!于是,在这个周末,光华一家、思荣一家和我们一家再次前往。

严书记和明祥早在窗明几净的社区接待室等我们。喝茶,歇息,聊天。谈得最多的还是他们因地制宜发展旧营的想法,连片果桑种植、连片芒果种植、生猪养殖、基础设施改进……这些想法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正在实施,而且部分已见成效。

茶罢出来漫游。沿着乡村便道随意走去,春色正好,春意正浓。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一路春风拂面,桃李灿然。田里的豌豆已是颗粒饱满,孩子们就要摘了吃。书记说,随便吃吧,不管是哪家的,没事,这里的乡亲们淳朴。走着走着,遇到明祥族中的三哥,盛情邀请去他家坐坐。我们从一片青葱的菜地边进入他家院子,他忙着拿酒杯,倒了几杯本地拐枣泡的包谷酒,酒香四溢,跟墙外的菜花香混合一起,酒未沾唇人已醉。

一路走走停停,到社区上面的明祥家,已是下午四点过。明祥家的院子里,他妻子和几位他的亲朋正在忙着准备晚餐。我们就到二楼客厅落座。一进门,大家不由惊呼起来:客厅的窗户正对着一树灿烂的李花,推开窗子,繁盛的花枝就伸进屋来!明祥忙着斟满酒,我们没有开车的就接连喝了几杯,这是上等的米酒!我们开玩笑说,等李子成熟的时候,在这里喝酒,醉了就伸手摘几颗李子,衣服上一擦,醒酒。

晚饭安排在院子里,腊肉,老鹅,水豆花,包谷饭,当然少不了米酒。趁着大好的春光,一顿饭吃下来,撑了肚皮,醉了乾坤。

赏花喝酒,此乐何极!不由欲附庸风雅,却江郎才尽,只好在古诗里寻章摘句。唐代诗人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意境贴切,但是太惆怅哀怨。元人刘崧的《见池上梨花》:“梨花一树照清池,煖雪晴风二月时。忽忆小园曾种得,今年应发两三枝。”意境清雅,可惜自己已无小园可种桃李,只好把每年春天赏花的念想寄挂在旧营的花树上,不知严书记、明祥同意否?(文/陈正彪 图/文思荣 彭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