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政务 >> 理论调研 >> 新闻详情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14 16:10编辑:谭昌国 陆元华

巧家县第三中学 杨伟

史料在教学中运用实效最大化,就需要在教学手段和史料的收集、筛选上进行研究,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尊重历史史实,深入地理解历史。初中历史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史料教学的优势,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教师将史料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立体感真实感、空间感的历史环境中,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有些学生历史学科基础薄弱,遇到比较笼统、抽象的知识难点时理解有困难,这就可以借助史料帮助他们深入地了解知识点,透过历史的表象,认识事件的本质,减轻其学习的难度,促进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选择史料时,教师应该选择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以及教材上没有涉及的或者涉及不够的内容。长期积累史料,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科视域。一般而言,史料的综合性很强,学生在学习史料时不仅能够获得历史知识,还能够学到与史料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此外,如果学生对史料中的内容产生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会促使他们主动查询、了解,通过自主探究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二、巧用史料提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中考命题,史料研读无所不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既要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形成独立、清晰而又明确的判断。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再展示史料,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也可以在此环节设置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教材无法完整呈现所要学习的历史史实。因此,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优化数字时代所提供的丰厚教学资源,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场景或事物,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验。

3.重视对教学史料的收集和筛选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力求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历史史实。教师应该注重自我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平时在史书典籍、历史学者著作、教辅资源方面的学习,选取对历史教学有价值的史料。教师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研究价值高的第一手史料,既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也要懂得如何筛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史料,对史料的内容难度进行严格把控,选用学生普遍都能理解的史料,避免出现学生难以理解、占用时间太多的情况。在兼顾学科真实性、学理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选用史料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授学生以“渔”,教会学生运用史料的方法

笛卡尔曾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古人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科学地运用史料理解教材内容。教师通过示范性引导,让学生了解教师所采用的“史观”和“史法”,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使用史料、研读史料的一些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凸显教学的实效性。

可见,巧用史料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由“看”“引”“思”而后“得”,授之以“渔”,可使他们由“学会历史”变为“会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