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新闻详情

聚焦中国—中亚峰会 | 中国—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枝繁叶茂

2023-05-18 09:20编辑:任凤

来源:人民日报

从产业升级到互联互通,从互利共赢到民生改善,中国同中亚五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不断拓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本刊特别约请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邓浩对中国同中亚五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进行解读。

人文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外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交三十多年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在彼此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人文合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全面开花、蓬勃发展的兴盛景象,有力地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民心相通”,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推力。

人文合作源远流长

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人文交流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西汉时期,随着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中国与中亚便通过丝绸之路这一连接欧亚文明的重要纽带开始了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中亚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对外交流的地区,并对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中亚地区的葡萄、苜蓿、石榴、核桃等植物,汗血宝马等珍禽异兽,制糖、琉璃等技术乃至佛教和与佛教有关的艺术传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国的金属工具、丝织品和铸铁、凿井等技术,以及种桑养蚕繅丝技术和中药材等也相继传入中亚。自汉以降,双方的人文交流从未间断过。可以说,当今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是古代丝绸之路文明与文化融合交流历程的自然延续,是对“丝路精神”的发扬光大。

双多边人文合作成果斐然

1992年1月初,中国与中亚五国相继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当代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的新篇章。通过共同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实施“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合作不断跃升新的高度,形成了双多边并行、相互促进的立体式发展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哈媒体智库对话会现场。

从双边层面看,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首先是双边人文合作文件的签署,为双方人文交流提供了制度保障。1992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的《关于文化、教育、卫生、旅游和体育合作协定》,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的第一份政府间人文合作文件。之后,中国与其他中亚国家陆续签署了关于在人文领域开展合作的双边文件,为双方开展人文交流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行动指南。其次是双边人文合作机制的建立。2004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哈合作委员会,下设文化和人文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建立的第一个人文合作机制。2010年和2012年,中国分别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政府间委员会人文合作分委会。第三是诸多人文合作项目的实施取得良好效应。2004年6月,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开设了中亚第一所孔子学院,带动了“汉语热”在中亚持续升温。迄今,中国已在中亚国家建立13所孔子学院和22所孔子课堂,中亚赴华留学生超过3万名。同时,在中国多所大学建立了中亚国别研究中心,开设了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专业。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考古、旅游、医疗等多个人文领域的合作也呈现不断加深和拓展之势。中乌、中塔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取得系列性成果,为复原丝路真实历史提供了最新科学依据。中哈吉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合作也成为拉动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新的增长点。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对华实行旅游免签证政策,中亚五国全部被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现场。

从多边合作看,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拉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人文合作由双边向多边跨越,进入一个双、多边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境界。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的理念更趋先进,机制化制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合作范围大幅拓展。首先,树立了超越冷战思维的先进合作理念。通过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践行以多元包容为特征的新文明观、推动文明互学互鉴,促进文明共存共荣,上合组织不仅为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有益借鉴和良好示范。其次,形成了涵盖不同层次、涉及众多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人文合作机制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人文合作法律体系,为包括中国与中亚成员国在内的成员国人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制性制度性保障。最后,合作内容不断丰富。上合组织人文合作起步于文化交流,后逐渐扩展,目前已形成文化、教育、救灾、科技、环保、旅游、卫生、体育、媒体全方位发展之势,产生了包括上合组织文化艺术节、上合组织大学、上合组织国际马拉松比赛、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论坛等较有影响力的名牌项目。

“共谋新愿景 开启新征程”2022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论坛现场。

2020年建立的“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代表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多边合作驶入常态化机制化轨道,为双方人文合作提供了更为便捷、有利的多边机制。中国与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是中国单独与中亚五国组建的一个旨在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多边合作的专门机制,实现了中国对中亚国家合作的全覆盖。迄今,“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下的外长会晤已进行了四次。在2020年7月举行的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上,各方表示将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高科技领域合作,强调巩固边境和地方合作、建立地方友好关系、扩大人员往来。在2021年5月举行的第二次“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上,中国和中亚五国决定推动建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传统医学中心,实施教育培训计划(中方未来3年将向中亚国家再提供450个奖学金名额)、减贫惠农计划(中方未来3年每年将为中亚国家举办扶贫官员百人研修班,并推动在中亚国家建设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2022年6月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上,各方强调要积极开展地方、智库等领域交流对话,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三十多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拓展和深化人文领域的合作交流,极大地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中国与中亚关系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和民意根基。

人文合作前景广阔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正站在开创新的黄金三十年的历史起点上。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将为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擘画蓝图、锚定目标。

首先,不断深化的政治互信和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为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今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成功访华,双方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至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国与中亚加强人文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强大支撑。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为双方密切人文往来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强劲的需求和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去年举行的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力争到2030年将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提升至700亿美元,并将加快中吉乌铁路项目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显而易见,在中国与中亚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双方的人文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其次,中国与中亚互为邻国,双方都有进一步加强人文合作的强烈愿望。经过三十多年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和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对构建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幅提升。2022年9月中国与哈、乌签署的联合声明和今年初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的联合声明均明确宣示,双方愿加强彼此之间的人文合作,以切实增进“民心相通”。

“中国式现代化问与答”中乌青年座谈会。

第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具备提质升级的良好条件。一是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业已建立起多种合作机制和必备制度,并在项目实施上初见成效,为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再上台阶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当前中国与中亚都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中国正在致力于实施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中亚国家则大力推进改革,努力实现自主化、现代化目标。在此背景下,双方都迫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都希望彼此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为双方加强人文交流提供了有利契机。三是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仍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有待挖掘和释放。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正在得到广泛运用,人文合作新领域、新载体、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中国与中亚人文合作提供了广阔无垠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