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巧家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新闻详情

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昭通坚持“生态优先”战略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23-06-27 09:56编辑:陆元华

来源:昭通日报

记者 陈忠华 文/图

杨柳依依,小雨霏霏,河水潺潺,行人匆匆。日前,记者在鲁甸县水磨镇新棚村龙树河段采访时看到,宽8米、高2米左右的河道两岸全是杨柳、庄稼地和湿地,清澈见底的河水慢慢流向渔洞水库,流经昭通城区和昭鲁坝子……龙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只是昭通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指示和到昭通考察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精心呵护生物多样性,推行“河(湖)长制”加强流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谱写出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昭通新篇章,让昭通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统筹谋划“一张图”,投入多了

2016年9月,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六大战略”之一来推进。2018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21年6月,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要求各县(市、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实生态修复治理,巧家县要努力成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镇雄县要努力成为赤水河流域保护修复示范区,威信县要努力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盐津县要努力成为生态修复示范区,永善县要努力成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绥江县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其他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9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拓展深化为“生态优先”战略,作为全市新一轮“六大战略”之一予以推进。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均强调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级四家班子领导挂联县(市、区),加强对生态保护治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和帮助。市级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认真履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本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间,全市各级各部门投入生态保护治理资金达60多亿元。

污染防治“一股劲”,天更蓝了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赤水河流域(威信段)最大的支流石坎河边,对面那棵大树和周围的绿植,都是拆除了装机规模为160千瓦的庙坝水电站后种上的。这些长长的河堤上的绿植和山上的梨树、桃树,也是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威信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吉凯向记者介绍石坎河保护治理中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昭通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长江禁捕整治、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八大行动”,坚决守护好昭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昭通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并推动实施,重点领域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至2022年,昭通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2022年达到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总体安全。

保护修复“一幅画”,山更绿了

“今年以来,威信县已种植映山红、红枫等240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2%,真正筑牢了绿美威信生态屏障。”站在苦猪河与从四川省叙永县流入威信县的倒流河交汇处的河道防护林里,威信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曹凤波向记者介绍了威信县植树造林情况。

昭通市接续推进“森林昭通”建设,启动全域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52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22万亩,林地保有量达1864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327万立方米。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等5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地)23个,总面积248.4万亩。湿地面积稳定在43.71万亩以上,湿地保护率达55%。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92个,修复土地589.63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86个,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118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8.73平方公里。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综合创建率达54.54%,走在全省前列。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数据显示,昭通市森林面积达76865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25%;草原面积达到173万亩。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在稳步提升,资源有效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流域治理“一条链”,水更清了

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银厂村山顶上的森林开始苏醒,滴滴水珠从树下渗出,汇成涓涓细流,顺着溪沟而下,汇聚到赤水河源头石崖上,形成一个小瀑布。这里是中国赤水河的源头,顺着赤水河源头到镇雄县赤水源镇赤水源广场的10多公里长的河流两边,一株株翠绿的方竹高耸挺拔,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自由地生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昭通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创新“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河(湖)长+校长”“党建+河(湖)长制”“水域综合执法”等机制,四级河长联动、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的治水护水合力不断凝聚。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典型引路”,抓好金沙江、赤水河、渔洞水库“一江一河一库”重点水域示范打造。在金沙江流域保护治理上,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强化岸线增绿、固土、截污,金沙江昭通段439.2公里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Ⅱ类以上,其中3个断面达Ⅰ类。2020年以来,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中累计投入资金44亿多元,出境断面水质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Ⅱ类,被推荐参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启动渔洞水库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谋划实施水环境治理等4大类70个项目,力争到2025年径流区“两污”收处率达 90%以上,坚决确保昭鲁坝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2021年,昭通市水环境质量名列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二十九名,2022年位列第十七名,2023年一季度位列第九名,实现了“三连升”。

和谐共生“一家亲”,鸟更多了

从今年4月开始,就有数以万计的“中国最美鸟”栗喉蜂虎陆续到巧家县境内金沙江边的沙壁上筑巢并“生儿育女”。

监测发现,截至5月8日,仍有19只黑颈鹤停留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觅食栖息、养精蓄锐,与往年相比,十分罕见。刚刚过去的越冬季高峰期,保护区黑颈鹤达2260只,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6月初,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小草坝片区拍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孵化5只“蛋宝宝”的画面。科考报告显示,该保护区目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红外相机监测到的有藏酋猴、四川山鹧鸪、大灵猫、黑熊、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

近年来,昭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不断出新成绩。2022年4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名录的赤狐现身保护区,带来“千年等一回”的惊喜。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巧家五针松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34株发展到现在的7000余株。划定了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9个重点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90%。

绿水青山风景这边独好,红装素裹江山如此多娇。10多年来,从金沙江畔到赤水河源头,从美丽乡村到美丽县城,昭通生态环境实现从脆弱到宜人的历史性逆转,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