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 鲁甸龙头山(一):舞好重建"龙头" 废墟上建起新家园

  • 2014年8月3日,一场6.5级地震让昭通鲁甸县龙头山镇遭受重创。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灾后重建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7年过去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龙头山人打响抓重建、战贫困、强基础、兴产业的攻坚战。如今,地震废墟上崛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城镇,幸福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2-06-22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丨鲁甸龙头山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很好”

  • 四面环山,花椒树拥抱下的龙头山镇,房屋排列整齐、功能规划清晰。这座废墟上重新建成的崭新城镇,在六月明媚的阳光下更显得生机勃勃。

    2022-06-21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丨Vlog 龙头山下遇见美好

  • 五六月间,云南广播电视台采访组走进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用镜头记录下地震之后建成的崭新城镇,目睹龙头山人民的幸福生活,感受这里的感恩奋进和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和记者普歆雁一起走进龙头山。

    2022-06-21

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生活越过越幸福!《人民日报》刊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 《 人民日报 》6月21日头版转二版刊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文章回顾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的具体内容,指出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随着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陆续投产发电,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四项指标全国领先,绿色能源已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2022-06-21

聚焦“六大战略”丨5万移民变身居民记

  • 因建设“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县需搬迁安置17153户50178人、生产安置人口界定对象19002户54765人,搬迁人数占全库区的46.52%、云南岸的94.94%。作为移民大县,巧家县5万移民从农村搬入城镇,实现了从村民到居民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故土难离的苦痛,也迎来身份的嬗变,更迎来了美好生活——

    2022-06-21

彩云之南描绘新画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云南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引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各族儿女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2022-06-21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看昭通丨 巧家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团结花开幸福来

  • 党的十八大以来,巧家县委、县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抓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围绕打造“脱贫致富示范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发展定位,积极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22-06-21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看昭通丨鲁甸县龙头山镇:新家园日子甜

  • 盛夏时节,走进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满山遍野的青花椒绿意盎然,一栋栋灰瓦白墙的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三角梅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艳丽。天气晴好,不少上了年纪的群众集聚在甘家寨新社区广场上闲聊唠嗑,孩童快乐自在地玩耍。

    2022-06-21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看昭通 | 大寨子乡雨霏村 :兴产业促发展 乡村振兴正当时

  • 近年来,昭阳区大寨子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用活“典型引路法”,在雨霏村尖山片区大力发展水果萝卜规模化种植,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2022-06-20

牢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看昭通|威信县:魔芋“魔力”十足 成为致富“香饽饽”

  • 近年来,威信县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有利的地理气候环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集体公司入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鼓励引导群众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魔芋2.1万余亩,并优化服务引进魔芋深加工企业入驻威信,开启院校合作强化科技支撑,推动魔芋产业做大做强,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22-06-20